让我们的孩子远离垃圾快乐,积极运动!
毁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是什么?就是让他不断沉迷于“垃圾快乐”!
五一,山竹妈带小山竹回老家,拥挤的高铁上,身边的人基本上都在低头玩手机,特别是孩子!看动画片、刷抖音、打游戏......几乎是车程有多久车就能玩多久......
在老家看到的一幕更是让我惊讶不已,路口小超市的窗台下时时蹲着一群“蹭WiFi”的孩子,就像赶集一样络绎不绝,有人甚至能待到深夜。
这样的场景不禁让山竹妈想起了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提问:有哪些东西,是孩子千万不能碰的?
其中获赞最多的回答是:所有让他们获得短期快感的东西!
哪些东西会让孩子获得“短期快感”?
其实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游戏、短视频、直播、电视剧、综艺、低质量小说......一切消耗碎片化时间的娱乐项目。
心理学家亚当·阿尔特说:“游戏、八卦、直播等娱乐产品,就像毒品,一不留神就会让人上瘾,且难以戒除。”
因为这些娱乐产品的背后,都有着非常“专业”的团队在经营。
他们设计游戏,设计APP,设计节目......本就是为了让更多使用和观看的人“沉浸”其中,消耗时间,消耗精力,消耗金钱......
更主要的是,这群人还非常了解心理学,了解大部分人的习惯以及需求!
所以,意志力薄弱的孩子一旦接触到了这些“垃圾快乐”的甜头,就很容易上瘾,沉迷其中!
垃圾快乐,正在摧毁孩子身体健康
2019年,一个13岁的孩子突发怪病,走路走不了只能坐轮椅,智力也衰退到连家里人都 不认识,还一直拿头撞墙,脸上肌肉不停抽搐.......
去到医院经医生诊断后发现,就是因为过度玩手机导致作息不规律,引起身体免疫系统混乱,从而患上了免疫性脑炎,引发瘫痪和智力衰退!
2020年,疫情结束,孩子们开始复学的第二周,杭州一个13岁男孩发现自己看东西出现重影,紧接着身体也出现僵硬,就连吃饭的筷子都拿不稳!
家长紧急送医后发现,孩子被诊断为:多发性脑梗!而导致他生病的原因就是:日常手机不离手,甚至经常玩通宵。
由手机等电子设备带来的“垃圾快乐”,让孩子短时间内获得了快乐和满足,但长久以往却会引发各种并发症。
比如:视力下降、颈椎变形,运动能力降低,手指畸形......
除了这些看得见的身体伤害,“垃圾快乐”带来的无形伤害也同样正在慢慢侵蚀孩子。
美国有一项研究,它追踪调查了4万多个青少年,结果发现:
随着孩子在每天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,罹患焦虑症或抑郁症的概率会大大增加。
垃圾快乐,正在杀死孩子的上进心
BBC跟拍了56年的纪录片《56ups》得出过一个残酷的结论:精英的孩子会成为精英,底层的孩子依旧在底层!
造成这样结果的重要原因,是著名的:“奶头理论”!
社会学家芭芭拉,在底层调研生活8年后发现:
越是处于底层的人,越是会用一种消耗型的方式寻求快乐,比如肥皂剧、毒品、电子游戏......
越是处于高层的人,越是会用一种补充型的方式寻求快乐,比如跑步、阅读、学习......
是的,精英们生产制造出大量的娱乐产品,然后通过这些娱乐产品,让大部分人沉迷于肤浅的“垃圾快乐”,从而安于现状、不思进取,就像是给啼哭的孩子一个奶嘴一样。
所以,当越来越多的孩子因沉迷“垃圾快乐”而不断吸允“奶头”时,实际上他们就已经丧失了打破本身阶层的上进心。
美国也曾发起过一项调查:科学家用10年跟踪100个孩子,其中50名经常玩手机,另外50名接触不到手机。
10年之后,这100个孩子的人生都怎么样了?调查结果让人震惊:
经常玩手机的50个孩子中,只有2人考上大学;
接触不到手机的50个孩子中,所有人都考上了大学,并且有16个孩子获得了全额奖学金!
是的,垃圾快乐不仅加剧阶层固化,加大孩子与同龄人的差距,还让沉迷其中的孩子变得迟钝,意志消沉,且丧失斗志!
3、父母,是孩子与“垃圾快乐”间的一道墙
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,他们意志力薄弱,认知力也有限。所以,想要避免孩子在“垃圾快乐”中沦陷,就需要父母去成为那道坚实的屏障。
?善用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!
教育短片《听,孩子们在说》里有一幕让山竹妈感触颇深!一个女孩坐在沙发上,一言不发,但她的周围却充斥着各种游戏特效声,电视剧台词背景音......
原来,她的爸爸妈妈正在旁边如痴如醉的追剧和打游戏!
一边自己抱着手机刷抖音,玩游戏,一边却严令禁止孩子玩手机。
试想,这种明显的双标行为,怎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听从命令?
孩子天生就会模仿,而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他们模仿和学习的重要对象。所以归根结底,教育孩子的问题还是要先从父母本身出发!
杨绛先生也曾说:“好的教育,榜样的力量很重要”。
所以,如果想要孩子多读书,多运动,不沉迷“垃圾快乐”,家长首先就要有榜样意识,审视自己是否沉迷于“垃圾快乐”,然后用榜样的力量,潜移默化影响孩子。
综艺《我的小尾巴》中,徐小妹沉迷ipad和手机,特别是吃饭的时候,一定要看!简直堪称她的下饭神器。
基本上她只要一哭,爸爸妈妈马上就把手机给她。只有哥哥徐浩很是看不惯,为此用尽各种办法想要帮助妹妹戒掉这个坏习惯,比如提出家庭竞赛......
节目后期,仔细观察时我们不难发现,比起一开始,徐小妹对电子产品的沉迷其实已经改善了很多。
而这一切都源于哥哥徐浩的高质量陪伴!
都说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,事实上,拼的是父母是否给予了孩子富足的爱和高质量的陪伴!
因为只有真心地陪伴,主动的关心和靠近,才能让孩子在爱的守护下,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快乐,从而忘却“垃圾快乐”带来的“美好”。
所以,家长一定要明白,孩子是否遭受垃圾快乐的荼毒,主要就是取决于父母的态度!
?扩展兴趣爱好丰富真实世界!
心理学中有一种现象,叫禁果效应!说的是:
越是禁止的东西,人们会越想要得到;
越是希望掩盖的信息,越是会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。
这种感觉,相信咱们这些当爹当妈的感触都颇深吧,毕竟在与孩子的焦灼战中,无数父母都败在了这一点上。
小山竹有一段时间也非常沉迷看动画片,一开始只是提醒,但效果不佳,后来我改变了策略,开始严厉规定她,但还是没法彻底杜绝她沉迷动画片。
也正是这时候我意识到了,一味的说“不可以”,“不准”是没法帮助孩子远离“垃圾快乐”吸引的。
那怎么办呢?换个思路:让孩子忘记他们沉迷的“垃圾快乐”!
以小山竹为例,那段时间我坚持不在她面前看电视和玩手机,同时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带她去“发掘”一些新奇事物。
比如:亲子游戏,运动,有趣的书籍绘本,甚至是出门去拍好玩的照片.....总之就是尽可能多的找一些好玩的东西陪他一起玩。
这样不仅分散了孩子在“垃圾快乐”上的注意力,同时也丰富了他们的现实世界以及有益的兴趣爱好。
要知道,如果孩子有了自己感兴趣的爱好,他们就会有事可做,自然也就太会再对“垃圾快乐”产生依赖与兴趣。
孩子们生长的时代本就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,所以想要完全禁止他们接触带来“垃圾快乐”的产品是不可能的,因此,作为家长,我们还是要把重心放在家庭教育上。
因为只有给予孩子鲜活的世界以及富足的爱,他们才有毅力抵制诱惑,才有智慧不会掉进“奶头”的诱惑里!